020-34371477

020-34385911

13316087099

15815815407

延长性哀伤障碍:时间无法冲淡的悲痛,如何面对丧失与哀悼

发布时间:2024-03-31 15:14:44    点击:587
分享到:

人们常说,时间能治愈一切。但当丧失来得猝不及防,当哀伤无法被释放哀悼时,严重的悲痛也许会变成一种心理疾病。

时间无法冲淡的悲痛,我们该如何面对丧失?

01 求助:

孩子初三开学前,父亲突发疾病去世了。当时整个家里人都难以接受,但还是强撑着办完了葬礼,也担心孩子会走不出来,家里人就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多提。

孩子当时表现都很正常,也参与了整个追悼过程,我们都以为之后会慢慢走出。但没想到,孩子正常入学一个月后,老师就反应说孩子在学校都无精打采,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来,让我们家里人好好开导他,帮助孩子能够处理好情绪。

家里人接孩子回家后也尽量让他开心,让孩子休息几天,不要压力太大了。孩子在家里表现还好,就是不太愿意谈自己的想法。后面休息几天后自己提出来要去上学,我们以为就没事了。

但学期末时孩子放假回家后就变得很不对劲,闭门不出不见人,情绪低落,有的时候莫名其妙就哭起来,现在也不愿去上学,在家里有时会写作业学习,有时就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肯出来。

家里人都很担心孩子心理出了问题,不知道孩子是学习压力大还是受到父亲离世的影响,不知道该怎么去帮助孩子好。

也会尽量去开导孩子,但现在孩子就是不愿意交流。家里人都没有经验去应对这样的状况,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好受一些。该怎么去帮助孩子去跨过这个坎呢?

02 李建学心理咨询解析:

失去至亲,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巨大的心理创伤。

对于孩子来说,丧亲是一种重大的丧失,失去亲人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冲击,在心里留下难以难以磨灭的伤痕。

丧亲之痛迟迟无法得以舒缓,极大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健康。丧失所带来的极度悲伤,可能会导致个体出现一些躯体化防御,比如莫名的疼痛、失眠、恶心等。情绪上也会出现一些强烈的反应,比如突然对生活失去了兴趣,经常哭泣,甚至可能发展成为重度抑郁障碍

经历过丧失带来的悲痛,能够去哀悼,在痛苦中慢慢恢复,从丧失里发展出新的意义,继续生活,是我们人生中很重要的任务。

而如果没能顺利完成哀悼,那么我们所经历的丧失,便可能会成为生活里的“幽灵”,有意无意地对我们人生的很多方面造成影响。

1、丧失哀悼的五个阶段:

突如其来的丧失带来的哀伤,痛苦并非常人所能承受。面对丧失,心灵会启动各种各样的防御,来保护自己。面对重大丧失,人们一般会经历五个阶段:

1.否认:拒绝承认丧失事件的发生,认为一切都不是真的。“否认”是人们遭遇突然丧失时的紧急刹车,给自己一个缓冲空间,防止被强烈的情绪淹没。

2.愤怒:人们会对他人的死亡产生愤怒:“为什么要抛下我?!”,然而又因为自己的指责感到内疚,进而更加愤怒,并将愤怒转化为攻击亲近的人,甚至陌生人。

3.讨价还价:试图争取时日,例如在亲人离世之前祈祷,“让他过完这个年再走吧”,或者希望自己能够做些什么,也许亲人就不会离开。

4.沮丧:放弃做任何挣扎,强烈的无助、沮丧、痛苦,对离去自认的哀悼,压倒了一切希望、梦想和未来的计划。感到失控、麻木,甚至会有想自杀的念头。

5.接受:蕞终承认这个人已经去世的事实,并且把爱人去世这个事件整合到自己的生命中,使之有意义。

但并非所有人都会顺利经历这5个阶段,接受丧失。有的人会在前四个阶段来回反复,长时间沉浸在悲痛中,困在过往的回忆里,无法开启新的生活。

留恋丧失,“我必须不断悲伤,否则就会忘掉/背叛ta,只要我不停地怀念,ta就不会离去。”

当丧失的创伤不能够被很好地疏导排解,则有可能愈演愈烈,造成更大的身心痛苦。临床上将此称为延长哀伤障碍,一种出现在丧亲人群中的心理障碍。

2、延长哀伤障碍:

延长性哀伤障碍(prolonged grief disorder,PGD)指的是在关系亲近的人去世6个月后,个体对死者的想念持续弥漫到生活各个方面、有关死者的一切总是萦绕在心头,伴随持续超过半年严重的情绪困扰(如自责、否认、愤怒、难以接受死亡,感觉失去了自己的一部分),而这些反应已经严重损害了个体的社会功能

例如在关于马航MH370失联事件遇害者家属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便已经十年过去了,但依旧有部分家属依然无法接受亲人的离去。失去子女的父母们仍在原地,内心的痛苦并没有随着时间减轻,精神状态变差,在事故发生后的一年里,负责心理援助的心理咨询师也发现,许多家属的状态始终在恶化,饭量变少,睡眠减少,哭泣的次数增多。

在DSM-5修订版中,关于PGD的诊断标准,以下八种症状中,死亡带来的影响必须至少有三项达到临床显著程度

1.感觉自己好像死了;

2.对死亡有一种明显的怀疑感;

3.避免提及他人已经死亡(通常伴随着强烈寻求让人想起死者的东西和/或该人还活着的证据,例如马航事件中有一位父亲始终保留着遇难儿子的QQ号,觉得儿子还活着);

4.与死亡有关的强烈情感痛苦(愤怒、痛苦、哀伤);

5.死亡后难以重新融入生活;

6.情感麻木,尤其是与他人的情感联系;

7.感觉生命因为死亡而变得毫无意义;

8.死亡带来了强烈的孤独感。

丧亲反应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显然超过了个人文化和社会、文化和/或宗教规范的情景。

此外,无法用重性抑郁障碍或创伤后应激障碍解释这些症状,也无法将其归因于一种物质(药物或酒精)的生理影响或其他疾病。

研究表明,50%~85%的人都会在事件发生的蕞初几个月内体验到强烈的哀伤情绪,并伴随闯入性画面、认知混乱、烦躁不安等各样哀伤反应。个体还会表现出难以接受死亡、愤怒、内疚等特点。

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中主角lee在经历过丧子之痛后,人生便彻底失去了希望,从此行尸走肉般地活着,整个人变得麻木、绝望。在影片末尾时,lee对他的侄子说:“我走不出来了”。即便与侄子相处了一段时间,让他能够稍微敞开心门,愿意接纳侄子,但丧失的阴霾依然笼罩在他心头。“走出来”这件事对于丧亲者并非易事,悲伤会紧紧“缠绕”着他们。

3、是什么在阻止丧失被哀悼?

1)依恋关系联结断裂带来的“失落感”,是一种近乎死亡与毁坏的“被剥夺”感。

当我们所拥有的,有重要意义,熟悉的事物,无论是有形、无形的,被夺去、或失去了,失落感就油然而生。

当失去的和我们的关系越亲近,对我们越重要,那种空虚、分离的失落感就越加剧烈。

Gillies等人(2006)提出的意义重构模型认为,丧失后引起的痛苦反应主要是因为丧失打破了我们原本的意义结构或假设世界,打碎了原来承载的世界意义及自我价值的认知模式。

“至亲的离世不是一场暴雨,而是一生的潮湿”。在丧失事件发生后,我们所认知的世界不再与以前相同,重要他人位置的空缺,原有的依恋关系断裂,痛苦也就顺势而生,内心会强烈体验到一种无力与动弹不得的感受。

如何去填补这一空缺,发展新的依恋关系,便影响着丧失能否被好好处理、哀悼。而不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个体,往往难以重新修复联结起断裂的依恋关系,他们会回避现实,沉浸在过往的回忆中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

在哈佛的儿童丧亲研究中表明,丧亲的儿童依旧保持着与失去父母的联结,与逝去的父母交谈、梦到父母,感觉父母还在身边看着自己;人们并不会切断与逝者的关系,反而会持续性的与逝者产生联结。因此人们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纪念逝者,重新构建意义,来适应一个没有逝者的世界。

2)对重要他人丧失的认同,部分自体的“死亡”。

研究发现,延长哀伤障碍患者在怀念逝者时的脑部活动与常人不同,他们对过去的回忆只限于那些有逝者参与的,好像过往的生命中,一切与逝者无关的记忆都被清除掉了。并且,他们在想象、计划未来时有很大困难,他们认为“将来不会有任何好转,ta死后,我的生命就没有意义了。”

弗洛伊德的《哀悼与抑郁》中写道,面对丧失,无法进行哀悼,并且由此进入抑郁状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把丧失的客体也回收到了自我之中,“对象客体的影子倒伏在自我的身上,自我从此将受到一个特殊代理的批评,似乎它就是一个客体,那个被放弃的客体。”

重要他人的丧失,投注在此身上的力比多回撤进了自我,等于把丧失的客体收回到自我之中,“以这种方式,客体丧失变成自我丧失 ”。出于对丧失客体的“忠诚,”对重要他人的认同,在重要他人丧失的同时,自我的一部分也跟随“死去”,进入抑郁状态中,拒绝进行哀悼。

就像lee一样,对于他来说,他的人生也随着孩子的逝去而破灭,生活不再有任何希望和阳光,余生永远活在无尽的痛苦与思念中。即使亲人朋友宽慰他、离开的妻子重新回来向他道歉,都无法令他释怀。“I can’t beat it.”Lee在蕞后怒吼道,他似乎永远都走不出来了,生活再也不会好了……

3)死亡阴影的迫近,如何面对生死。

有人说:“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你和死亡之间好像隔着什么,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

当死亡切实在我们生活中发生时,我们不仅会感到悲伤,还会清晰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注定会消逝,潜在的死亡恐惧与焦虑也会被唤起Becker(2015)认为,人能够意识到自身、过去与未来,能够意识到死亡的不可预测性和不可避免性,这给人类带来了潜在的对失去生命的恐惧。

被恐惧与焦虑包围,无法想象自己该如何在没有了对方的世界生存,不知道失去了对方支持的自己该如何抵御未来的风雨......

对逝者的留恋,对未来的无力,都让人难以从丧失的悲痛中走出。特别是在急性突发的死亡,更加会放大内心的无力和无助感,无法往前走,被困在其中。

4、哀伤的处理

丧失事件发生时,成年人与孩子对于哀伤的处理能力不同。在有利条件下,孩子也有能力用健康的哀悼方式去哀悼丧失。

对孩子来讲蕞重要的是:

D一,在丧失之前,ta和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是比较安全的。

第二,父母应告诉他对于发生了什么的真实准确信息,允许他提出各种问题并且尽可能真实地回答,并且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的悲伤之中,让孩子参与到哀悼的仪式中。

第三,健在的父母可以安慰到孩子,或者有一段让孩子觉得安全、信任而且持续下去的关系。

但咨询中常常会遇到另一种情况,遭遇丧亲事件的大人自己本身也未能处理好哀伤,甚至陷入了抑郁中,无法去承载孩子的情绪。

此时,寻求专业的帮助,进行哀伤辅导,处理哀伤,减轻内心的痛苦,才能帮助大人和孩子完成从丧失到重生的过程

如果你身边有无法接受、无法告别、深陷丧失痛苦之中的人,不要试图强行把他们拉出悲痛,如果他们暂时无法接受帮助,那么耐心地等待和陪伴,倾听他们内心的悲痛,适当的共情和支持,是对待他们蕞好的方式。

如果他们愿意寻求帮助,那么心理治疗是很好的选择。

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面对丧失,谈论失去的人和物,也要正视失去的感觉但这些并不是让我们忘记他们,而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去体验和学习面对死亡以及哀悼的意义。

哀伤疗愈不意味着和ta做彻底分离,而是保持与逝者独有的联结,在倾诉中宣泄、在诉述中修通哀伤。

著茗的哀伤学者伊丽莎白·库伯勒·罗丝(Elisabeth Kubler-Ross)说过:

“现实是,您的哀伤不会消失,您不会忘记您失去了您所爱的人,您将学会与之相处,您会得到缓解,您将从萦绕心头的丧亲痛苦中重建一个新我。您仍将会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但您已不再是过去的您。您不应该成为那个过去的您,也不应该希望那样。”

 

参考文章:

《MH370十年,失去子女的父母们仍在原地》,真实故事计划

《生产·第8辑,哀悼与抑郁》

《延长哀伤障碍的概念、流行病学和病理机制》,唐苏勤 何丽 刘博 王建平,心理科学进展


▎本文为中心原创文章,已做原创保护,转载时请标明出处,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相关阅读:

心理咨询:别让临终陪护者成为陪葬者

东航坠机,生离死别猝不及防,如何应对急性心理创伤?

死亡教育,你会如何跟孩子聊死亡这件事情?

亲人离世后,我们应该如何走出来?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有些痛,不是时间能够抚平的

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隐藏在日常的创伤,很多人中招了都不知道


温馨提醒

当您或孩子出现情绪、学习、行为、人际等心理问题,或你们的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请及时与我们联系wap.020xlx.com,切勿延误而失去了治疗时机! 如您遇到婚姻感情等困境时,可以联系m.020ljx.com,您的困扰有我们的专业帮助!  

心理咨询预约热线:020-34385911,34371477, 心理咨询预约微信:13316087099,15815815407

广州李建学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江南西总部:广州海珠区宝业路46号江南花园D座1703室(广百新一城楼上)

江南西分部: 广州海珠区宝业路46号江南花园D座3006室(广百新一城楼上)粤ICP备16042130号 技术支持:华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