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4371477

020-34385911

13316087099

15815815407

青少年心理咨询:当一个青少年感觉自己整个人都“碎掉了”

发布时间:2025-10-25 11:06:02    点击:8
分享到:

文|心理咨询师陈婕

每年高考过后,都会有一波过来心理咨询的青少年。高考的失利让他们的自信心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他们会觉得自己整个人都“碎掉了”。

这其实是一种“自我破碎”的感觉。

在一瞬间,世界似乎都崩塌了,一直以为坚不可摧的部分霎时瓦解,化为废墟。

你会感觉到深深的疲惫,你尝试想站起来,你想要重建,却只是徒劳。

你会发现,越要求自己,越会感受到那种虚弱、无意义,深深的空洞不断拉着你往下坠,沉到底。

你会陷入一种失序中,你会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很多事情都做不成,想毁掉很多的关系,甚至想毁掉自己。

那是非常破碎和痛苦的一段时光。

而心理咨询工作,很多时候就是在帮助来访者去重建自我的过程。

 

01

十八岁的小琳,就结结实实地摔了这么一跤。心高气傲的她,一直以来成绩还不错,却没想到高考考砸了。她说,当分数出来的那一刻,比起难过,她更多是震惊、空白,大脑瞬间停机。

成绩,这个支撑着她骄傲与信念的最重要的支柱,在瞬间轰然倒塌,一切憧憬与希望都破碎。更糟心的是,男友也和她分手了。感觉自己像被遗弃在荒原上,四周空空荡荡,只剩下无尽的失败感和自我怀疑

她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抑郁之中。她不愿出门,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经常黑白颠倒失眠,睡着了也会做很多混乱的梦,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之前喜欢二次元、游戏、羽毛球,此刻都变得索然无味。她整天抑郁寡欢,吃不下饭,体重急剧下降。

同时,小琳也变得极度易怒,一点就燃。父母一句关切的问候,她能解读为嘲讽和施压,继而暴跳如雷;一点小事不顺心,就能让她摔门、砸东西。

小琳如此反常的表现,把她父母吓坏了。父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送她来心理咨询。

 

02

面对这个全方位崩塌的女孩,我陪着她在抑郁中待了一段时间。

黑白颠倒、不吃饭,这种近乎“自虐”的行为,既是她内在混乱的体现,也是她回避内在痛苦的方式。当她把自己的身体搞得疲惫或饥饿不堪,这种生理上的难受,会让她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缓解了内在无意义、空洞的感觉,反而让她感觉好很多。

我引导她去连接感受,鼓励她去命名和表达那些失序行为背后的真实情绪——是悲伤?是焦虑?迷茫?还是恐惧?像蜘蛛抽丝那样,一点点地帮助她去梳理情绪的乱麻。

表面上看,她暴躁、易怒、敏感,像个一点就着的炮仗,在咨询中攻击性也非常强,动不动会质疑咨询师。但深入理解后会发现,小琳的“躁”,更多是青春期特有的、一种披着愤怒外衣的绝望

就像穿上厚厚的盔甲,她用这层坚硬的盔甲去跟外界碰撞。看起来她是强壮有力的,但内里躲着的,是一个受伤的、被失败和恐惧吓坏了的孩子。

她的愤怒,是因为她无法接受——无法接受这个失败的自己,无法接受这个失控的局面。她只能用对外攻击的方式,来掩饰内心那个快要碎掉的自己。

面对小琳的防御与攻击,我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场”与“涵容”。不要求她脱下盔甲、不硬推着她向前,而是给她一个可以放松和释放的空间。

无论小琳如何用言语攻击,如何测试咨询师的底线,我始终保持着稳定的、不评判的、真诚关注的态度。我向小琳传递了一个坚定的信息:“我看到了你的愤怒,也听到了你的恐惧。但无论你表现出哪一面,我都会在这里,不会离开,也不会被你摧毁。”

有一次咨询中,小琳告诉我,她在这里感觉就像躺在一床蓬松温暖的厚被子里,即便是她有尖锐的部分,也能够被包容,所以她很自然地会想要放松。

我知道,我们的关系来到新的阶段

 

03

她渐渐开始信任我,我们在咨询中探讨:考不上好的大学和被分手了,她的人生就真的完了吗?

结果她发现,情况没那么可怕,自己其实有很多选择:比如,复读,或者不太好的大学一样可以上,大学读完可以考研,可以出国......被分手了,也不是坏事,恰恰说明自己离开了一个渣男,后面还有更好的选择等着自己呢。

发现未来有各种可能性,不再盯着考砸和被分手这一狭隘的事实后,她感觉生活的边界被拓宽了,情绪平和了很多。

那为什么,高考失利和失恋,会让自己这么轻易就“碎掉”呢?

这和内在的“自我”有关。

有些人的自我很强大,就像是一栋地基夯实了的大楼,无论遭到外界怎样的碰撞与冲击,他们都可以稳如泰山,也可以在这栋建筑上不断地添砖加瓦,建造出独属于自己的风格。

而有些人的自我很虚弱,就像是还未打好地基便急着往上面盖楼的房子,底层是脆弱不稳定的,于是也会发展出很多辅助架,来保证房子的平衡。但地基没有打牢,即便上面盖起来的建筑多么漂亮坚实,辅助架再多,也随时会面临塌方。在房子塌方的那一刻,内在也崩溃了。

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呢?

这其实跟早年的养育环境有关。真正的自我就像是生命能量的种子,它的发展需要一个足够好的母亲的呵护和滋养。

小时候在原生家庭里获得足够的爱与支持,那么一个人会非常有安全感,觉得自己是好的,周围的环境对自己是友善的,从而凝聚出健康、强大的自我。

而一个人小时候没有获得足够的爱与支持,相反他得到的是忽视或者责骂,那他就会觉得周围的环境是不友好的,自己是不被爱的,自我无法得到发展,甚至是被压抑的,那么也会处于虚弱的状态。

 

04

在与小琳后续的深入工作中,尘封的创伤浮出水面

原来,小琳的母亲在怀她时,因为身体和家庭的一些现实困难,曾一度犹豫是否要留下这个孩子。

虽然最终生下了她,但父母都忙于工作和生存,对她有很多的忽略。

这对小琳而言是巨大的创伤,这个创伤的核心信念是:“我是不够好的,我的存在本身,可能就是不被欢迎的。”

在心理咨询中,我们会发现很多自我虚弱的来访者,核心都是自卑和孤独的.

婴儿时的他们天然渴望与养育者去建立连接,但是他们发出的信号,无论是好奇,对爱的渴望,还是愤怒、攻击性等等,都是不被照见和回应的,甚至是很冷漠的不被理睬,这对于一个婴儿来说,是非常可怕的。

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孩子是要仰仗着父母才能生存的,一旦没有被父母抱着安慰,就会觉得自己快死了

在这样一个非常孤独的不被照见的养育的环境中,孩子是匮乏的、恐惧不安的,都觉得自己都“不存在了”,又怎么去构建出一个很踏实的、很夯实的自我呢?

为了抵御内在的虚弱和不安,他需要从外界寻找很多虚妄的自恋的延伸,来让自己感觉好一些。

很多人会过度依赖外界的评价来维系自我的价值感。比如,通过讨好、迎合他人来获取认同,但他们即使做到了被社会肯定的优秀,内心也觉得空虚绝望,没有幸福的感受,因为始终没有建立真正的自我价值体系。

还有像小琳那样,通过发展出一些补偿或防御(如优秀的成绩),类似一种铠甲,来保护自己。倘若她成绩优异,考上了好学校,就会让她感觉自己是很好的。有一个男朋友,也说明自己是好的。但是,当她没有完成理想的目标,比如高考失利,失恋了,她就会由好的状态瞬间滑落到一个非常糟糕的状态,感觉未来没有希望,世界变成了一片废墟。

 

05

当我们感觉到自我是一片废墟了,那如何从废墟中去重建自我呢?

其实,自我的崩塌,不一定全是坏事,这让我们有机会去看见真实的自己,重构自己的身份,走向更广阔的地方。

我问小琳:“抛开分数,你是谁?你喜欢什么?你擅长什么?”

我们聊到她热爱的科幻小说,发现她对世界架构有惊人的想象力;她还很喜欢二次元人物,发现她对美的事物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和热爱。

她明白:高考失利只是人生中一个暂时的状态,它不是你的全部。你首先是小琳,一个有趣、有头脑、有深度的年轻人,然后才是一个准备再次参加考试的学生。

我也鼓励她在情绪稍好的时候,尝试一些微小的行动。

比如,从每天出门散步十分钟开始,到重新打一下久违的羽毛球,再到尝试加入一个线上的兴趣社群。她开始在网络上结识一些有共同爱好的朋友,比如讨论她喜欢的二次元人物和科幻小说话题。

在这些新的连接中,她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认可和成就感。她发现,抛开那些外在的条件,仅仅作为“小琳”这个人,依然是可以被喜欢、被接纳的。

当小琳内心力量逐渐增强后,我与她一起,重新审视那个“被犹豫是否留下”的创伤。

引导看到:母亲最终的抉择是“留下”,并用尽全力抚养长大。这份“犹豫”,或许恰恰证明了生命的来之不易和最终被选择的珍贵。

这个过程,不是否定创伤的存在,而是帮助她用一种新的、更有力量的视角去理解它,将“被抛弃的恐惧”转化为“我是被最终选择的”的自我肯定。

一年后的夏天,小琳再次走进了高考考场。这一次,她平静了很多。

后来,她告诉我,结果当然重要,但她心里更清楚的是:就算这次又没考到最理想的分数,她也知道该怎么活下去了。

因为她不再是一个脆弱的、需要靠外界分数和名次来定义自己的瓷娃娃了。她亲手重建的自我,有韧性,有温度,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能从哪里获得力量。

END


▎本文为广州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陈婕老师原创文章,已做原创保护,转载时请标明出处,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温馨提醒

当您或孩子出现情绪、学习、行为、人际等心理问题,或你们的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请及时与我们联系wap.020xlx.com,切勿延误而失去了治疗时机! 如您遇到婚姻感情等困境时,可以联系m.020ljx.com,您的困扰有我们的专业帮助!  

心理咨询预约热线:020-34385911,34371477, 心理咨询预约微信:13316087099,15815815407

广州李建学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江南西总部:广州海珠区宝业路46号江南花园D座1703室(广百新一城楼上)

江南西分部: 广州海珠区宝业路46号江南花园D座3006室(广百新一城楼上)粤ICP备16042130号 技术支持:华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