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4371477

020-34385911

13316087099

15815815407

个人成长:无法求助父母的孩子,有多绝望?

发布时间:2022-08-01 19:30:32    点击:739
分享到:

  宁愿默默崩溃,也不敢求助

  之前看到一则让人揪心的新闻:一个正在读小学5年级的孩子,在出去玩时被一只流浪猫抓伤,回到家后因害怕受到家长的责怪,就选择隐瞒实情。

  当父母知道时已经错过了打预防针的最佳时机,最终导致了这个孩子患上了狂犬病,不治而亡。

  家长明明应该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孩子在受到伤害以后本应该第一时间就去求助父母,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宁愿自己强忍痛苦,也不告诉家长呢?

  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说过:有些孩子受伤了,会跑向父母寻求安慰,这是因为父母在孩子受伤的时候,会给予关心和安慰,他们会接纳孩子,也会理解孩子。

  而那些受伤了躲在角落偷偷舔伤口的孩子,只因为他们的背后有一个无法接纳他们缺点的父母。他们知道他们就算受伤了,父母不但不会关心和安慰他们,甚至还会责骂他们,这也是他们不愿意向父母求助的原因。

  看到了这个新闻,梨子想起了自己多年前的遭遇。


  暴怒的父母与被吓坏的孩子

  多年前,当时还是十几岁的梨子跟随父母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但不小心走丢迷路了。没有手机的梨子非常害怕,身边有很多行人走过,但不敢贸然向陌生人求助,最后走了1个多小时到了一家杂货店借了电话联系到父母,原地等待父母过来。

  当时看到父母下了车走过来,梨子欣喜若狂地迎过去,没想到妈妈板着脸立刻给了梨子一巴掌,破口大骂:你怎么那么没用!

  梨子被吓住了,脑中一片空白,完全已经不记得她当时还骂了其他什么,只记得那种脸上火辣辣的感觉,以及被周围人围观的难堪和羞耻。当天晚上,梨子噩梦连连。

  当梨子和其他兄弟姐妹中有人生病了,第一时间也得到的是指责,被骂不注意身体,各种理由乱骂一通。

  她需要问父母拿钱买学习资料时,永远都是战战兢兢的,无论理由多么正当,父母都骂她是在乱花钱。

  当她流露出任何的脆弱时,父母都会冷嘲热讽,认为她心理承受力太差了没出息。

  小时候梨子一直想不通,为何父母不懂得心疼一下自己的孩子。她常常怀疑,父母是不爱她的。

  时隔多年,梨子依旧感到受伤。

  在网上搜索,知道原来不只自己经历这样的事,很多人都有类似的遭遇。

  “每次生病都不敢和家人说,因为知道不会得到安慰,只会谴责。”

  “我得了抑郁症,不敢告诉父母,因为每次生病,父母都会把我痛骂一顿,渐渐地,我生病了或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让家人知道。”

  “有一次我的心脏出了问题,医生叮嘱妈妈不要让我太激动,结果回家她就疯狂骂我,还说你怎么不去死。”

  原来,有那么多同款父母。为何当孩子遇到了困难后,有些父母不是安慰支持,而是自己先崩溃暴怒了呢?


  父母缺乏共情能力

  因为有一类父母,他们无法拥有正常的共情和处理能力,而是感到巨大的、灭顶的无力、羞耻和失控。

  而这失控又是孩子“触发”的,所以不是先解决孩子的问题,而是直接解决孩子。

  这类父母丧失了作为父母最重要、也最基础的,容器功能。

  何为容器?

  法国心理学家比昂曾指出:当外界的危机可能对孩子造成较大冲击时,好的父母需要具备良好的"容器"功能。即:

  父母能够给孩子的情绪、感受和想法提供一个抱持性的空间。

  1.在你把事情做好时认可你;

  2.在你受挫时支持你;

  3.你的各种感受和想法可以在我这里安全地流动。

  当你有负面情绪、有攻击性时,都可以在我面前展现出来,而我可以接住你那些负面的东西,并将信息处理消化,回应以爱与理解。

  孩子需要从父母那里获得容器般的安全感——

  无论自己的冲动或破坏性有多严重,父母依然能够完整无损地站在那里。

  然而,有些父母的容器功能差,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他们第一时间不是看到对方的遭遇和感受,而是自身被激发的焦虑、愤怒和无力感,这些感受让其恐惧,所以通过向外攻击来消化这些情绪。

  长期下来,孩子就会习惯性地压抑自己,用未成熟的心智去消化成年人的焦虑,用坚硬的外壳包裹住自己,活成了“乖巧、省心”的孩子,成为父母坏情绪的容器。


  痛苦要是说给你听,我怕得到双倍痛苦

  直到现在,父母仍然在抱怨梨子,为何一点都不想家,平时连个电话、微信都没有,甚至整个家族的人,都认为梨子这个人“生性凉薄、心肠硬、没有人情味”。

  连朋友也会对梨子说:“有时候感觉你太神秘了,你有好多东西藏在心里”。

  同事说:“你不必一个人扛着,有任何困难可以随时求助的。”

  她为何如此?

  也许是,曾经深深地失望和恐惧过,害怕求助后得到双倍的痛苦。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梨子非常缺安全感,从来不敢暴露自己的脆弱,甚至为自己的脆弱感到羞耻,甚至自己有需要也是羞耻的。

  记得某次聚餐时,同事尝试为梨子夹菜,梨子立刻惶恐得不行,百般推阻。事后同事说:我觉得你好像不够爱自己,我为你夹菜,你似乎认为你不值得被那么好地对待。是不是这样呢?

  当梨子生病了,第一时间也是深深的自责:为何要生病,为何要连累他人?

  幸运的是,通过多年的个人体验,以及不断遇到好的人和事,梨子已经不再只一味地指责自己,而是会抱抱自己,可以像《心灵捕手》中的教授对威尔说的那样对自己说:这不是你的错。

  说到这里,她觉得自己真的太爱那些朋友和同事了,在一次次的尝试中,梨子发现他们是那么的友善宽容,经过反复的确认,梨子发现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可信赖、可依赖的。

  原来,并不是所有人都像父母那样,碰一下就会爆炸。


  意想不到的新体验

  心理学上一直强调,我们无法改变父母,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梨子早已放弃从父母那里得到爱和关心的念头,也不想主动去靠近他们。

  父母为此歇斯底里地纠缠、闹腾过,见梨子无动于衷后也作罢了。

  就这样,和父母之间保持着距离,彼此的关系不冷不淡地持续了多年。

  没想到,几年前一次大病,竟然改变了梨子和父母的关系。

  当时离春节只有2天了,同事建议梨子回到家调养,并悄悄帮她联系了父母。梨子内心还是非常强烈地抵触。在同事把父母的电话递给自己的那一瞬间,梨子感到一种强烈的恐惧感。

  没想到,并未迎来想象中的责骂,这次爸妈一反常态,什么都没说,连夜接梨子回到老家悉心照顾。因为这次生病,梨子甚至觉得和父母的关系都拉进了很多。

  梨子病愈后,他们也不再像过去那般严厉苛责梨子了,宽容了许多。

  这真是梨子始料未及的。

  但是,父母的改变是非常局限的,也是一时半会的,很多时候他们仍然忍不住苛责,偶尔却可以共情自己的孩子。

  梨子想,父母能够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

  每一个父母,都有各自的无奈与局限,他们成长过程中也经历了种种伤痛与不幸。

  随着长大成人,更是不断见证着“父母的局限性”暴露在自己眼前。

  有时候,不是父母不愿意安慰支持孩子,是他们根本做不到。他们看起来很强势,其实是内心弱小或无力。父母往往在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也是这么被他们的父母这么对待过的。

  有些父母会有些许改变,也有很多父母终其一生都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没有关系,放弃对他们的所有期待。

  因为你已经成年,不再是那个脆弱无助的小孩。你有能力赚钱、养活自己,过你想要的生活。你可以尝试学会善待自己,自己做自己的父母,给自己提供从父母那里无法得到的东西,比如,爱、关心和尊重。

  等到新的体验,覆盖旧的记忆的那一天,就是你破茧的时刻。

 

▎本文为中心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标明出处,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相关阅读:

心理咨询:如何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

习惯性地照顾别人,却没法心安理得“被照顾”

个人心理:从小缺爱的孩子,长大后会是什么样的?

温馨提醒

当您或孩子出现情绪、学习、行为、人际等心理问题,或你们的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请及时与我们联系wap.020xlx.com,切勿延误而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如您遇到婚姻感情等困境时,可以联系m.020ljx.com,您的困扰有我们的专业帮助!  

心理咨询预约热线:020-34385911,34371477, 心理咨询预约微信:13316087099,15815815407

广州李建学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江南西总部:广州海珠区宝业路46号江南花园D座1703室(广百新一城楼上)

江南西分部: 广州海珠区宝业路46号江南花园D座3006室(广百新一城楼上)粤ICP备16042130号 技术支持:华创网络